国庆七天,是否和老友约了各种局?小乐君相信,相聚的时候,一定少不了酒吧!

酒,早已成为了人际沟通和交流的一种重要介质。为了证明“感情深”,各种劝酒大法也是花样百出:“我小时候和你老公的三姑妈的二儿子是邻居,来来来,这一定要喝!”“你看我们今天穿的都是红色外套,太有缘分了!走一个!”“你喝酒上脸啊?上脸好啊,酒量好,千杯不醉!喝!”“你看你喝了这么多还面不改色的,真能喝,我敬你!”脸红和脸白,到底哪种更能喝?为什么喝完酒之后有些人会脸红,有些人反而脸会变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喝酒那些事。为什么喝酒之后会出现不同的脸色呢?人喝酒后体内解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酒精首先经乙醇脱氢酶催化,变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酸,乙酸参与到体内的多个代谢途径中最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脸红:肝损伤严重有的人喝酒会脸红,主要是酒精的代谢产物一一乙醛引起的。乙醛可以使脸部毛细血管扩张,喝酒后迅速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酒精转化成乙醛,说明他们有丰富、高效的乙醇脱氢酶。乙醛的分解需要乙醛脱氢酶继续代谢,由于这个酶先天缺乏或不足,使体内迅速累积的乙醛迟迟不能代谢,结果造成毛细血管扩张,而面部更显而易见,所以大家描述为脸红。这类人如果喝多了酒,需要肝脏提供大量的P酶把体内迅速积累的乙醛转化为乙酸。饮酒过量,消耗肝脏P酶多,对身体的损害极大,特别是本身患有肝脏疾病的人,会造成疾病加重或发作。脸白:忌过量饮酒如果喝酒越喝脸越白,说明他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缺乏或不足,酒精依赖P(肝脏的一种细胞色素,是酒精代谢酶,这个酶的活性高低和整个人体代谢酒精能力有关系)来氧化为乙醛,P氧化速度比较慢,产生乙醛的速度也比较慢,还往往被体液稀释,所以看不出脸红。随着饮酒量的增加,体内会动员更多的体液(实际上就是血液)来稀释体内的乙醇和乙醛,首当其冲是转移皮肤的血液,所以出现皮肤发白。不管什么人,如果他是脸越喝越白的,最好要注意控制饮酒量,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脸青:应滴酒不沾少数人饮酒后面色发青,在乙醇吸收5~10分钟内,面部感到灼热,同时面部或全身皮肤出现潮红、搏动性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渴、胸痛、低血压、晕厥、视力模糊和神志紊乱等症状,医学上叫做“乙醛综合征”,这是乙醇氧化代谢引起显著的血乙醛水平升高之故。酒后面色青者应注意保护肝脏,远离酒精。喝酒危害大,哪些人不宜饮酒?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酒精会使大脑兴奋,情绪激动,血管扩张,诱发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律不齐等症状,甚至可能引起血管痉挛,急性心梗或血管破裂等重症而危及生命。血糖血脂不达标的人血糖血脂不达标,一般不主张饮酒,因为酒精会使血糖控制不稳定,初期会令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在短时间内发挥过强的功效,导致血糖偏低。但当这些药力过后,血糖就会在不受控制下升高。尤其是空腹喝酒时,可加深低血糖造成的危害性。肝病患者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对肝功能有抑制和毒害作用。患有肝病的人,不节制地饮酒等于慢性自杀。胃肠病患者酒精会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引起上腹饱胀、反酸、嗳气等症状,使原有胃病加重。因此,胃溃疡、胃炎、肠炎、肾炎等患者都不宜饮酒。近视眼、青光眼患者酒中含的甲醇,对视网膜有明显的毒副作用。酒还能直接影响视网膜,阻碍视网膜产生感觉视色素,导致眼睛适应光线能力下降。因此,近视眼、青光眼病人不要过量饮酒。孕妇和备孕女性孕妇喝酒可能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胎儿酒精综合征的症状可能包括身体缺陷、智力或认知障碍。怀孕期间应该尽量避免酒精,酒精没有安全摄入量;喝得越多,胎儿的风险就越大。备孕的女性也不能喝酒,因为你可能已经怀孕了,只是自己还没意识到而已。而胎儿的大脑、心脏和血管在怀孕早期就开始发育了。哺乳期女性酒精会通过母乳传给宝宝,摄入任何形式的酒精都会降低宝宝吃奶的量;酒精还会改变母乳的味道,有些宝宝可能会不喜欢;所以哺乳期最好避免喝酒或饮用其他含酒精的食物。儿童和青少年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酒精会影响他们的大脑发育,可能导致持久的智力影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喝酒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会增加他们以后酒精依赖的风险。可以喝酒的人,如何计算自己的合适喝酒量呢?无论哪一种酒,适度饮酒量都是以酒精摄入量为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协作研究指出,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应不超过20克,而“中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女性摄入量应该更少一些。”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贾亚光说。贾继东还推荐了一个摄入量计算公式,即“饮酒量×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白酒的度数最高,一般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酒,米酒也是白酒的一种。低度酒不能超过2两,中度酒不能超过1两,而烈性高度酒最好不要超过25毫升,一旦超过这个饮用量,就会对胃、肝脏等器官造成影响,加大其负担。如何减少喝酒带来的伤害呢?喝酒前喝酒前,一定要对肝脏和胃黏膜做好保护,如果空腹饮酒,会使胃肠和肝脏处于无保护状态,对身体伤害极大,而且也更容易醉酒。1、提前喝水:在喝酒之前先喝水,让泌尿系统在开始喝酒前就开始启动,这样,一部分酒精可以随之直接排泄掉。2、主食+酸奶:喝酒之前吃点东西,一则能够在胃里形成一些保护,减少对胃壁的刺激;二则使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它的浓度,延缓酒精的吸收。酸奶是最好的胃壁保护层,因为本身就粘稠,而且还加入了植物胶增稠剂,在胃中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而淀粉类的大分子则能和酒精发生结合,直接起到延缓酒精吸收的作用,作为经过发酵反应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面包、豆类食品等效果更好,因为酒精能够钻进淀粉分子的螺旋当中,形成“包合物”。喝酒前吃一点馒头加酸奶,绝对比怀揣醒酒药效果更可靠。喝酒时“酒过三循、菜过五味”,这是古代留下来的酒场谚语,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喝酒时吃菜的重要性。1、忌刺激性饮料:喝酒时切记不能饮用冰水、柠檬水等等刺激性的饮料,不然之前的奶就白喝了;不要和碳酸饮料一起喝,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2、食饮结合:由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较大,喝酒的时候应该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多吃豆制品,豆制品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猪肝也是非常理想的伴酒菜。这不仅是因为其营养丰富,而且因为猪肝可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的丢失,而猪肝又是维生素B最丰富的食物。3、宜慢不宜快: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喝酒后1、喝杯温暖的蜂蜜水:在蜂蜜成分中,含有一种大多数水果中不含有的果糖,其主要作用是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和吸收。因此,有利于快速醒酒,并解除饮酒后的头痛感。对有酒后头痛史的人,在饮酒前后服用蜂蜜50克,便可防治酒后头痛、头晕现象的发生。2、补充电解质:酒后一旦呕吐,那补充电解质的工作就更关键了,一定要多喝水,淡盐水或补液盐都能缓解症状,碳水化合物也能减少酒精对胃部的伤害,面条汤或大米粥都是不错的选择。3、吃水果:如果有人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以事后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加快胃液对酒精的消化。而水果中也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加快乙醇的分解代谢,从而达到解酒的效果。4、酒后吃面食:很多人酒后不吃饭,这样危害更大,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或面条。馒头可转化成葡萄糖,有利于为人体供血并增加体能,由于它有发酵过程,还对胃酸有中和作用。酒足饭饱很重要。小贴士如在酒后出现胃出血、昏迷等严重醉酒症状,医院就医噢~-END-你可以有一百个醉酒的理由,但情绪可以靠酒精麻痹,更应该用勇气面对;你也可以有一百种劝酒的方式,但感情不仅在酒里,更在心里。“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喝酒有好处,可以调整情绪、联系感情,但是喝酒要有度,对于酒量不好或不适宜喝酒的朋友,也不要再“花式劝酒”了,大家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

--健康乐活派综合整理,内容来源于网络--

--本







































神经症神经病与精神病的区别
周新老师分享神经性皮炎的反射疗法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qkh.com//mjcczz/23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