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胃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胃出血诊断 >> 劝吃药的人喝酒,等于变相谋杀
各类聚会时,经常有人祭出“不喝不够朋友”这句话,来劝他人喝酒。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酒桌上,明知对方不能喝酒还要劝,或用“不喝不够朋友”这种语言强迫性劝酒,万一喝酒者出事儿了,劝酒者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对方不能喝酒,可能是因为他患有某些疾病,或者是他平时可以喝酒,但是最近在服一些西药,导致不能喝酒。因为服西药期间喝酒,可能在人体内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
以下药最怕酒精如果对方在服用下面这些药,千万别劝酒;如果你自己在服用这些药,一定要挡住美酒的诱惑,并拒绝朋友的劝酒。
酒精+抗生素
威胁生命
头孢类抗生素和酒精会发生双硫仑反应,除了引起脸红、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外,还可能引起口干、出汗、胸痛、呼吸困难、急性心衰、急性肝损伤、惊厥,威胁生命。此外,甲硝唑等抗菌类药物也可能受到含乙醇(酒精)制品的影响。感冒药+酒精
加倍伤肝
许多复方感冒药和止痛药的都含有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对肝脏有一定毒性,只要不过量,一般较为安全。
但如果服扑热息痛前后喝酒,会加重对肝脏的损伤。携带特殊基因者,喝酒后扑热息痛对肝脏的损伤将更严重。
过敏药+酒精
呼吸困难
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以及含有这些成分的感冒药易引起困倦等副作用,如果服用前后喝酒,会让这些副作用更明显,甚至引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降压药+酒精
血压过低
服降压药后喝酒,低血压风险更高。低血压是降压药常见的副作用,酒精会让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如果服降压药后喝酒,发生低血压的风险更高。
阿司匹林+酒精
刺激胃黏膜
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如果服用期间喝酒,会加重这种刺激,引起胃出血等问题。在服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时,也应避免饮酒,以免加重伤胃。
安眠药+酒精
可能昏迷
酒精会增大安眠药对大脑的抑制作用。服安眠药后,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抑制,注意力、反应力、平衡能力都会下降,易出现嗜睡、头晕等症状,就像喝醉了酒。这时如果再喝酒,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更强,可能引起跌倒和昏迷。
抗抑郁药+酒精
中枢镇定
服用丙咪嗪和多塞平等抗抑郁药期间饮酒,可产生中枢镇定作用
利尿药+酒精
直立性虚脱
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能通过排尿降低血压,乙醇也有扩张血管作用,服用利尿药的同时饮酒,可能出现头晕、直立性虚脱等症状。
止血药+酒精
血流不止
乙醇可以抑制凝血因子,对抗止血药物的作用,使止血药的作用降低。
抗心绞痛药+酒精
休克
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药物在服药期间饮酒可引起血管过度扩张,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抗癫痫药+酒精
增加发病频率
长期饮酒可降低苯妥英钠的浓度和疗效,但服药同时大量饮酒可增加血药浓度,服用丙戊酸钠期间饮酒,可增强中枢抑制作用。
降糖药+酒精
昏迷
格列苯脲、二甲双胍、胰岛素等,服药期间大量饮酒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
痢特灵+酒精
腹痛
该药进入人体内产生一种名为羟肼乙烷的代谢产物,它能抑制单胺氧化酶,从而使酒精中的升压物质不能被单胺氧化酶迅速氧化分解。因此,服药期间饮酒可发生反应,出现面部潮红、心动过速、腹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痢特灵同酒精相互作用所致,甚至部分有酒史的人不喝酒服此药也有反应
吗啡+酒精
中毒
乙醇同吗啡合用会产生协同作用。可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抗癌药+酒精
加速癌细胞扩散
服用抗癌药期间饮酒,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抵消药物杀灭癌细胞的作用,促使癌细胞发生转移和扩散。
西咪替丁+酒精
慢性中毒
服用西咪替丁后,及时少量饮酒,也会引起急性或慢性酒精中毒。因为药物抑制了胃内的乙醛脱氢酶,影响乙醛代谢,使血液中酒精浓度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甚至达到“醉酒”程度
温馨提示由于药物和酒精在体内完全被清除掉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喝酒前后3天吃药,或者停药后7天内饮酒也可发生不良反应。大家在服用以上药物期间避免喝酒,喝酒后不要轻易吃感冒药、止痛药等药物。到医院就诊时,应主动和医生沟通自己近期是否喝过酒,以保证处方的安全性。
调味酒、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等,虽含酒精成分相对较少,但被人体吸收后,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所以也要留心。▲
转自:生命时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赞助—————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白巅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