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员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zghy.org.cn/item/456153100791500800

降温

10.25

最近两天

新沂的气温有所回升

每天都能跟暖暖的阳光打个照面

简直是舒服的不得了~~但是这样的惬意天气

很快就要“变了”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

冷空气又要来刷存在感了!

降温已经在路上!

明天

这股冷空气东移南下,

将影响东北、黄淮、江淮等地

本次冷空气威力范围有多大呢?

——近七成的国土

要陆续“到货”冷空气了▼

根据上图

明天(25日)

这股冷空气跑了大半个中国

终于要到新沂了!

明天

最高温度陡降6℃

最低气温6℃

越是这种气温忽高忽低的时候许多朋友可能又会想起那句老话“春捂秋冻”但你真的知道它的真正含义么有些部位真的不能“冻”

↓↓↓

“秋冻”不意味着要挨冻“秋冻”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秋不忙添衣”。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当天气突然变冷时,适当地增加衣服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可能会生病。“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另外,晚秋天气较凉,也不要一下穿得太多、捂得太严,避免过多出汗;但也不能冻得打寒战,这样不但不能增强抵抗力,反而会被冻出病来。“秋冻”的第二层含义是“拖延添衣时间”。晚秋可以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适当地接受寒冷的刺激,但要以自己能够接受为限度。有些部位绝不能“冻”“秋冻”并不是全身各个器官都要冻,有些部位,如颈部、脚部、腹部和肩膀等部位,应根据气温变化注意保暖。

腹部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

双脚

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是人体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脖子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肩膀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以下五类人不能秋冻1心脑血管病人深秋季节气温变化大,温差、风速、大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严重时还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甚至还会使血管脆裂发生中风,引起偏瘫,危及生命。所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深秋季节不但不应该秋冻,更应该注意保暖,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免旧病复发影响身体健康。2哮喘、支气管炎病人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着凉时身体的抵抗力大大下降,被病菌病毒入侵后易引起感冒、咳嗽,还会引起扁桃腺炎和肺炎。哮喘病人对季节气温、湿度的变化极为敏感,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

另外,食物和空气中的过敏物质大量增加也是该病易发的重要原因。有哮喘和支气管炎的病人,保暖对他们很重要,要及时地增减衣物。

3胃病病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由于深秋时节气温变化无常,特别是冷空气骤袭胃肠,如果防护不当,就会使旧病复发。患有溃疡病的人不宜秋冻的原因是,人体受寒冷的刺激后,血液中的组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原有的胃溃疡再次发作,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4老寒腿病人老寒腿患者在受寒时会使症状加重。老寒腿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得了老寒腿病的老人,从秋季开始就应该注意腿部保暖。5体寒的女性对于一些体寒的女性朋友,尤其是一到冬季就手脚冰凉,小腹寒冷的女性,秋季务必要注意自己脚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体寒,甚至造成宫寒、月经不调等疾病的侵扰。提醒大家,就算对体格健康的人群,“春捂秋冻”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日照温度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这一原则就不再适用。秋冻要顺应自然变化,盲目“秋冻”,切不可取。

冷空气来袭

气温变化大

请各位一定要注意防范,

适时增添衣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qkh.com//mjccby/139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