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胃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胃出血医院 >>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夜啼
夜啼,婴儿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称为夜啼。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新生儿及婴儿常以啼哭表达要求或痛苦,饥饿、惊恐、尿布潮湿、衣被过冷或过热等均可引起啼哭。
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原因。常由孕母素体虚寒、恣食生冷,胎禀不足,脾寒内生。或因护理不当,腹部中寒,或用冷乳哺食,中阳不振,以致寒邪内侵,凝滞气机,不通则痛,因痛而啼。《储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夜啼候》:“小儿夜啼者,藏冷故也。夜阴气盛,与冷相搏则冷动,冷动与脏气相并,或烦或痛,故令小儿夜啼也。”
证名:脾寒气滞
症状: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
治法:温脾散寒,行气止痛。
预防:
1、要注意防寒保暖,但也勿衣被过暖。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可过食寒凉及辛辣热性食物,勿受惊吓。
3、不可将婴儿抱在怀中睡眠,不通宵开启灯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护理
1、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祥和,检查衣服被褥有无异物刺伤皮肤。
2、婴儿无故啼哭不止,要注意寻找原因,如饥饿、过饱、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衣被刺激等,除去引起啼哭的原因。
“阿福乐”牌香麻寒喘贴
贴敷方法
小儿夜啼:神阙穴+中脘+脾俞穴
神阙,经穴名。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变化莫测为神,阙指要处,穴当脐孔,是处胎生之时,连系脐带以供胎儿之营养,故又命蒂。名之神阙,是因胎儿赖此宫阙,输送营养,灌注全身,遂使胎体逐渐发育,变化莫测,因名神阙。人体先天的强弱与此穴密切相关,故被称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所以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神阙穴还是平衡阴阳,调整脏腑的枢纽。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功效。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关元穴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穴出自《灵枢》,属足太阳膀胱经。脾,指脾脏;俞,通输,有输送之意。穴内应脾脏,为脾经经气转输之处,故名。脾俞穴是脾脏的背俞穴,有益气健脾的作用。经常刺激该穴可增强脾脏的运化功能,可治疗夜啼、消化性溃疡、脘腹胀痛、胃下垂、胃炎、胃出血、消化不良、泄泻、痢疾、肝炎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