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胃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胃出血医院 >> 您会正确使用小儿退热药吗
现在,很多有宝宝的家庭都自己备有各种退热药,但您会正确使用它们吗?您最常用的是哪一款?您认为两种退热药物交替使用合理吗?
小儿退热药的作用是暂时地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病理性兴奋,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出汗,散热增加,以使体温得到暂时下降。目前,常用的退热药物作用机理大致相同,但有的可能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使用时需加以注意。
对于小儿发热原因不明,长期低热或偶尔发热但体温没有超过38.5℃的患儿,均不宜服用退热药物。因为,病情未明前乱用退热药,会给正确诊断带来困难。另外,许多退烧药含有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等成分,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出血及损害肝脏、肾脏,因此切莫乱服退烧药。
相对来说,退热药中比较安全的还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1、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儿童,是小儿退烧药首选。
2、布洛芬(如吉浩、美林)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对乙酰氨基酚退烧无效的患儿可考虑换成布洛芬退烧,按药物说明书或医嘱服用。
关于高热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的问题一直是有一些争议的。
观念一:小孩子高烧持续不退情况下,可以采取两种退烧药物交替使用的方法,即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交替使用。比如说,对乙酰氨基酚用了2小时后烧没退下来,而对乙酰氨基酚最小给药间隔是4小时,这时只能用布洛芬来交替。两药交替使用的时间间隔最小2小时。交替使用时,两药各自每天最多使用次数仍然是4次。
观念二:不要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因为可能导致剂量错误。比如说,1岁宝宝,服用泰诺林(15ml/瓶)的剂量为1ml/次,而服用美林的剂量为3~4ml/次;您看,两种药物的剂量差别还是很大的。
也许您会说,我不会搞错剂量的,用药前我一般会仔细核对说明书,看清楚用药剂量的。那么,两药交替使用是否合理呢?
近来,有人做了研究,认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者认为,机体通过谷胱甘肽与对乙酰氨基酚的有毒产物结合而将其转变为无毒物质,谷胱甘肽会减少对乙酰氨基酚在肾脏的蓄积;而布洛芬具有抑制谷胱甘肽合成和前列腺素产生的作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使用可能造成肝肾毒性,尤其在患儿有脱水等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肝肾毒性发生风险会更高(详见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发布的“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指南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上述研究结果为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两种退药药物交替使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实,权威的儿科教材《尼尔森儿科学》的最新版本里面依然是明确建议家长只选用一种退烧药。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不交替用药,孩子反复发热,只用一种药体温控制不住怎么办?吃一种药没到4小时又烧起来怎么办?
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使用退热药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体温正常,而是缓解孩子的不适,让孩子不那么难受,事实上,退热药起效后体温一般是下降1~2度,而不是正常。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适当的发热本身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需要另外加用镇静药。所以,吃完退热药之后,即便体温在38.5℃以上,只要孩子头疼这些症状能得到了缓解,使用退热药的目的就达到了,而不需要追求将孩子体温降到自己所预期的正常。
只要我们想一想,迄今的所有研究并没有显示联合或者交替用药对孩子退热有什么好处,而联合用药反倒有增加肝肾损害的风险。联合或者交替用药,追求孩子体温正常,只不过是为了缓解家长自己的“发热恐惧症”,但却可能增加孩子不必要的风险。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前的观念,既不联合应用退热药,也不建议交替使用退热药。
各位看官,如果您感觉内容不错,欢迎转发分享(请注明转自浙一儿科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qkh.com//mjccby/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