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胃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胃出血医院 >> 63岁阿姨每天一片阿司匹林,来预防心梗
“医生,快救救我妈,她吃着饭的时候,就突然吐血了!”常阿姨的女儿慌乱地说道。
今年6岁的常阿姨,听说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能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于是自行购买了阿司匹林服用。
然而,一天中午吃饭时,常阿姨突然觉得呕吐、恶心,甚至吐出了暗红色液体。医院检查结果确诊是胃溃疡,并且是重度贫血,便及时进行了镜下止血。
医生在问诊后才得知,常阿姨一个多月前就开始出现黑便,但她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这是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的胃出血,最终引发了黑便。
医生告诉常阿姨,她本身的情况并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她的不慎用药行为导致了严重的胃出血,差点使她失去生命。
阿司匹林为什么不能随便吃?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是一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物。其功能不仅局限于缓解疼痛和发热,更重要的是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特性,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因此,阿司匹林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许多老年人常备的药物之一。
然而,一些老年人可能过于推崇阿司匹林,将其视为“神药”,甚至在没有确切医学建议的情况下随意食用,认为这样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对于这一现象,医院主任医师提醒大家,阿司匹林并非保健品,若使用不当,可能带来负面效果。
阿司匹林最主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增加出血的风险。
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一般人来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出血的风险增加近50%。因此,强烈建议在没有医生的建议下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阿司匹林。即便是有适应症需要使用的人,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用药剂量。
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结果,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反应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特别是在出现剧烈胸痛或头痛后,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加重出血症状。
最新的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在老年人中引起的出血情况,结果显示老年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更为安全。建议60岁以上的老年人阿司匹林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50毫克/天。
当然除了考虑年龄因素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全面评估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对于有消化道、胃肠道或其他身体部位出血病史的患者,正在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人,使用阿司匹林需要格外慎重。
医生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前,4件事要搞清楚在考虑服用阿司匹林之前,有四个关键问题需要了解清楚:
1.适用人群
在决定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应该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用药评估,确保是否适合使用。一般而言,以下人群较为适合使用阿司匹林:
已经发生过脑梗或心梗的患者;
曾进行过支架植入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
患有冠心病或颈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
如果没有这些明确的适应症,仅仅是为了预防疾病,可能就不需要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来进行预防。
2.剂型和剂量
阿司匹林的每日最佳剂量为75-毫克。低于75毫克可能疗效不显著,而超过毫克则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此外,阿司匹林有多种剂型,推荐使用肠溶片,并建议空腹服用,这既能加快药物的溶解,又能保护消化道,降低出血的风险。
.处理副作用
在使用阿司匹林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副作用。遇到副作用时,不要轻举妄动停药,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减轻或消除副作用。如果副作用较为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可以咨询医生寻求帮助,听从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对策。常见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包括:
恶心、反酸:确认用药时间正确,可以考虑服用护胃药或尝试将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黑便:出现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牙龈出血:牙龈出血、瘀点瘀斑等症状,应联系医生调整剂量。
4.药物相互作用
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应避免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以防降低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常见的三种情况包括:
维生素B1:与阿司匹林同服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部分降糖药:与阿司匹林同服可能导致血糖偏低;
利尿剂:与阿司匹林同服可能导致水杨酸中毒。
在决定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时,了解这四个问题对于确保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