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胃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胃出血医院 >> 榜样岳西这个家庭荣获ldquo最美
据悉,1月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主办,安徽广播电视台承办的“皖家传大爱共筑家国梦”00年安徽省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揭晓仪式在合肥举行。会上揭晓了00年安徽省户最美家庭、户省五好家庭、0个省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和19个省家庭工作先进个人。我县冶溪镇联庆村袁贵娥荣获最美家庭称号。
最美家庭事迹
提起方昕、袁贵娥,认识他的人都会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两个争气的女儿。方昕,岳西县冶溪镇联庆村严屋组,男,47岁(年7月出生),在冶溪镇镇建设办任干事,母亲胡曲74岁,妻子袁贵娥,50岁(年7月出生),在联庆村村委会任妇联主席,大女儿方笔耘,5岁,福州大学硕博连读生,小女儿方怡宁19岁,大连海事大学大一学生,成绩优异。平凡的家庭有着平凡的幸福,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身体力行、树立良好的家庭传统美德形象,慈、严相结合,引导孩子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鼓励孩子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做有抱负、有志向的人,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是远近皆知对父母孝心可佳、对孩子教子有方,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美家庭”。
工作勤恳,任劳任怨。方昕在冶溪镇计生办任聘用干事工作了近7年,在建设办工作年,现被省委组织部下派到冶溪镇罗铺村(贫困村)扶贫工作队任扶贫专干,他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认真工作,曾被评为省级计生协会先进个人、镇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从九十年代开始,他一直奋战在扶贫工作一线,那时冶溪实施了一个叫一二三的政策,就是一般干部负责一户困难户、副科二户、正科三户。当时乡里考虑他的工资待遇低,没有给他安排任务,方昕知道后主动找领导要求给他安排结对户,由于他的执着,就给他安排了当时的司麓村吴承新户,那户人家妻子患多种疾病,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不能正常劳动,吴承新本人也是疾病缠身,经常是靠打点鱼卖谋生,家里两个小孩在读书,负担大。方昕上门了解情况后,主动承担了两个小孩的学费,并和吴承新说,你家需要什么直接和我讲,得知该户生产资料十分缺乏,方昕及时就给他家送来了种子、化肥和农药等。连续三年的时间,方昕一直积极帮扶吴承新家,并帮他妻子积极筹措资金治病,自己工资不高但他一次就捐款元,在社会上影响不小,大家纷纷捐款,一次性就为他家筹集了三万多块。直到现在他们两家还像亲戚一样往来。
年冶溪镇党委政府决定派方昕到工作环境不太好的白沙村挂职任副书记,面对体弱多病且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女儿正在上学的困难环境,方昕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就去上任了,刚开始的三个月他不分日夜的下乡走访了解村情。为破开白沙村的坚冰,自己拿出元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对部分特别困难的贫困户和贫困党员进行走访慰问,为村里各项事情把脉问症,使干群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下乡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贫困户徐文松有扩大养羊的念头,马上和村干一起积极为他筹措资金购买种羊和小羊,使他当年就还清了欠款,走入了脱贫的行列。
年伊始,方昕和村“两委”积极探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和新方法,想用产业大户来带动贫困户发展并签订合同。说干就干,方昕立马找来了养羊大户徐文松,当把想法和他一说,两人一拍即合,随后就签订了17户的帮助养羊合同,后来发展到50多户。合同式帮扶得到了省市县的认可,并在全省推广。在白沙村的二年多时间里,方昕很少回家,几乎吃住都在村里,在田间地头农户农舍随时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为村级发展和团结、为村里置办食堂、为新建村部、为怎样脱贫摘帽可谓是呕心沥血付出所有。
年10月,为充实罗铺村扶贫工作队的力量,安排方昕到该村任扶贫专干,当时父亲刚刚去世,他强忍着悲痛的心情就去上任了。当村里说给他安排了8户贫困户其中一户是新增的因病致贫户胡知龙时,方昕听说后立即打电话给他询问具体情况,得知胡知龙年仅9岁,就患了口腔癌,其妻子腿又摔伤,全家3口人生活艰难。知道情况后方昕十分同情和焦急,决定自己自费去胡知龙打工的地方泉州看望他,到泉州后发现该户比在电话了解的情况更糟时,方昕立马就给了他元,和方昕一起的朋友也纷纷慷慨解囊。从泉州回来后,方昕四处呼吁,当年就为他筹集善款二万多元,在方昕积极争取下为胡知龙户成功申请了低保。这些仅仅是方昕在扶贫路上的缩影,也正是因为有了像方昕这样一群真扶贫、扶真贫的帮扶干部,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真抓实干的精神。
方昕妻子袁贵娥任联庆村村干19年,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把群众的事当头等大事,不折不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曾被评为县优秀妇联主任、优秀计生专干等荣誉称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更付出了自己应尽的贡献,是四个村民组的网格长,16户贫困户的帮扶联系人,每月两次与贫困户悉心交谈,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发展需求,精心为贫困户谋划发展途径,为贫困户打通产业销售。
含辛茹苦经营家庭。之前的家,很是贫困,丈夫方昕是镇计生办聘用干事,妻子袁贵娥任村干,工资都很少,父母年事已高,两个孩子相继出生,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夫妇两人商量,生活再难再苦,不能苦了父母、孩子,决定利用节假日承包水田种植水稻、养猪来增加家庭收入,夫妇二人向邻居们学习,吸取他们的务农经验、养猪知识;这些还远远负担不起两个孩子的学费,养殖业一直是联庆村的特色产业,销售又是养殖户的难点,袁贵娥夫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二人又经过学习、研究做起了手工黄泥巴咸鸭蛋、土鸡、土鸭销售,因为质量好,信誉高,销售量逐年增加,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更重要的是为几十户养殖户分担了销售的重担、帮助他们打开了致富之门;经过数年的坚持努力,这个家的日子慢慢越过越好。
几十年如一日,孝敬父母。在没成家前,父、母素来关系不和睦,分居多年,家庭支离破碎。成家后方昕夫妇把二老接回家居住,家里家外的事不让二老操心,可好景不长,他俩又开始吵闹,二老争吵起来喋喋不休,这既影响孩子的成长,同时影响二老的老年生活,怎么办?请来亲朋好友相劝、每天想着花样烧好菜让二老开心、引导二老到处走走玩玩,为此事夫妇二人操碎了心,有一次,父亲和母亲因为一件小事意见不统一吵了起来,袁贵娥知道后,立马赶回家调解,哄着父母,把责任自己担下来,最后把父母哄得都哈哈大笑,这样的事经常发生,袁贵娥夫妇都总是这样细心的对待,黄天不负有心人,父母关系慢慢和睦了,没有了争吵,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年10月老父亲因病住院,夫妻二人一直守候在病床前,老人的并发症是胃出血,上吐下泻鲜血,袁贵娥细心为老人清洗身子、一天总是数次的换洗内衣内裤,精心服侍。虽然经过二十多天的治疗老人还是不幸病故了,但他们敬老爱老的事迹赢得了许多赞誉。
几十年如一日,慈、严结合精心培育孩子。孩子的一切是家的希望,孩子的未来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的毅力、品德要从能落地走路的那刻开始培育。为了两个孩子的成长,夫妇二人风里来雨里去,精心培育,孩子的一个小小的眼神、一个小小的言行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有时是孩子的严父严母,有时是孩子最好的朋友、闺蜜。
因为工作的原因,两个女儿的高中三年袁贵娥夫妇都没有陪读,每个星期五下班后总能看到他夫妇两匆匆赶往岳中的身影,每个星期天的下午是夫妇两和孩子相处的最好时刻,像朋友、像闺蜜和孩子谈学习,谈生活,无话不谈,这样既缓解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又让孩子感觉到了家的温馨;还记得两个孩子高考前压力都很大,他们也很是着急,怎样才能缓解孩子的压力,夫妇俩决定陪同孩子做游戏,孩子爱好什么就做那方面的游戏,一天一次,不行就一天两次,这样持续两个星期后,孩子慢慢舒缓了压力,找回了自信,信心满满的迎接高考;如今两个孩子都以积极努力向上的学习态度回报父母,大女儿考取福建华侨大学,可女儿总觉得没有考好,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大学,对不住父母的精心培育,在大学里努力学习,年年获得奖学金,在大四那年又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福州大学研究生,现在是福州大学硕博连读生,小女儿于今年高考,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大连海事大学。
几十年如一日乐于助人,邻里哪家有困难,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哪家有矛盾总是能看到他夫妇的劝和,左邻右舍家的红白喜事总离不开他夫妇俩,他俩一边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引导乡亲们不断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一边主持操办、负责掌厨,总把事办的简简单单却又妥妥帖帖,左邻右舍总是赞誉不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牵手相伴二十几个春夏秋冬,方昕、袁贵娥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和谐、美满、幸福。方昕、袁贵娥夫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辛勤工作、团结邻里、孝敬老人、培育了两个优秀的女儿,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如涓涓细流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很好地诠释了新时代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最美家庭”扬新风齐心共筑家国梦向他们祝贺、为他们点赞!责编
程暑炜编辑
徐飘
主办单位
岳西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