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
第一节急性胃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1.饮食因素
2.药物因素:NSAID及糖皮质激素
3.急性应激:应预防
4.HP感染
5.物理和化学因素
病理
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
临床表现
1.症状
(1)一般表现:上腹部饱胀、隐痛、恶心、呕吐、厌食等;
(2)胃出血表现:呕血、大便隐血或黑便;间歇发作可自行停止。
2体征
上腹部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WBC↑,N↑
2.大便隐血:可阳性
3.胃镜检查:确诊。应在大出血后24~48h内进行。
治疗要点
1.针对病因和原发病采取防治措施
2.感染因素所致者: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
3.药物所致:立即停药,并给予抑酸药与胃粘膜保护药
4.急性应激:积极治疗原发病,并给予抗酸治疗
5.呕吐、腹泻剧烈者:暂禁食、静脉维持营养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6.大出血:解痉止痛、止血及补液
护理诊断:
1.疼痛:腹痛
2.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2.饮食护理:剧烈呕吐或大出血者暂禁食,少量出血者可进流质饮食
(二)病情观察
记录24h出入量
(三)用药护理
1.抑酸、护胃、解痉、止吐、输液或输血
2.禁用刺激胃黏膜的药物
(四)心理护理
解释病情的良好预后,避免刺激性食物
第二节慢性胃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1.HP感染
2.免疫因素
3.理化因素
病理
胃黏膜炎症、萎缩和化生
分类
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感染(最主要)
2.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自身免疫引起
3.特殊类型胃炎
临床表现
1.症状
(1)一般表现:上腹部或不适、饱胀、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和呕吐等;
(2)自身免疫性胃炎:厌食、贫血、消瘦、舌炎等
(3)上消化道出血
2体征
无特异性,或有上腹部轻压痛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最可靠检查
2.血清学检查
3.HP检测
4.胃液分析
治疗要点
1.根除HP感染:推荐使用三联疗法PPI+两种抗菌药物
三联失败者可用四联铋剂+PPI+两种抗菌药物
2.对症治疗
3.胃粘膜异型增生的治疗
护理诊断
1.疼痛:腹痛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焦虑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生活规律、避免劳累
2.饮食护理: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低盐低辣
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忌过饥过饱、过冷过热、粗糙坚硬食物等
(二)病情观察
(三)用药护理
遵医嘱正确使用
1.硫糖铝:餐前一小时、可致便秘
2.胶体铋剂:作用于酸性条件下、饭前半小时服用,吸管吸入防止牙齿变黑
3.胃动力药:餐前半小时,不与抗胆碱能药合用
4.解痉止痛药:餐前半小时服用
5.西米替丁:餐时或餐后半小时
6.PPI:空腹
7.铁剂、NSAIDS、糖皮质激素:餐后
(四)心理护理
你好!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