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中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说的是扁鹊通过肉眼观察,发现蔡桓公身体有病了,建议他治疗。蔡桓公说寡人无疾。扁鹊谏之再三,蔡桓公却不高兴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一个月后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公,扭头就走。蔡桓公派人去问扁鹊啷个回事?扁鹊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蔡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当年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两点感想:扁鹊好聪明,蔡桓公好糊涂。当代蔡桓公:我身体没有不适,等有问题我再找你吧!年的某个星期四,我开会间隙,在办公室接诊了一位病人,一番对话,感觉自己遇见了当代蔡桓公。病人姓漆,姑且称他为漆桓公吧。你胃上的肿瘤长大了,必须手术切除。我边看CT片子边说。我没有什么不舒服啊,不做手术,你给我开药就是。漆桓公一脸无辜。半年前CT片子肿瘤有5公分大,叫你做手术,你说继续吃药就能好。现在肿瘤长到了8公分,说明耐药了,再吃无益。大点就大点吧,我又不痛不痒,有症状我再找你做手术,给我开处方吧。我指着胃镜报告说你自己看看,胃壁巨大包块,胃腔里大量陈旧性血迹,不手术切除,出血也会要命的。没有啊,我上厕所没看到大便有血啊。给我开处方吧。天,等你看到血便,那还不知道出血量该有多大。胃小量出血,在流经肠道的过程中就被消化吸收了,你凡胎肉眼当然看不见。如温水煮青蛙,等你有症状时,全身血液该流失一半了。钱教授,我求你了,你先把处方给我开了吧,等今年的赠药吃完,我就来找你做手术。我冒火了,你真是蔡桓公再世。8公分的肿瘤你不切,你非要长到20公分、30公分才找我手术,那时我也切不下来了。你另请高明吧,不要找我了。我不能像扁鹊一样逃到外国去,我不接诊你总可以吧。我叫来樊医生,樊医生,给我和漆桓公照张相片留存为证。他还有不明白的,你给他解答,我去开会了。病人病史:发现时肿瘤广泛扩散,吃药3年,病灶消失这位漆桓公是年10医院消化内科和肿瘤科诊断为胃间瘤的,当时55岁。发现时病灶很大,11.4*6.8cm,并且伴有肝脏、膈肌、腹膜、网膜转移、大量腹水,做手术很困难,既切不下来,也切不干净。考虑到患者病情严重,于是让他吃上了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这一吃就是3年。年12月再来找我开药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效果出奇的好,吃药3年,CT片子上病灶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对比看着前后两张片子,几乎不相信这是同一个病人的。我从医30年,主治胃肠道肿瘤,治疗过数百例间质瘤,单靠药物能把肿瘤消褪到这样程度的,还真没见过。“神奇,神奇!”(胃粘膜上的溃烂病灶消失了)当时我把病人的CT片照下来保存起,并要求他复查一个胃镜,我需要了解一下他胃腔里的情况。漆桓公当时也是推三阻四,先说怕报不了账,后说嫌麻烦。我说,你是职工医保而且办了特病的,胃镜检查可以报账,若报不了我掏腰包替你出。嫌预约麻烦,我亲自带你去胃镜室。最关键的是,你是领慈善赠药,这是有条件的,必须定期复查,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继续服药。漆桓公老大不情愿的去做了胃镜检查。胃粘膜的溃烂病灶已经退缩成一个浅浅的瘢痕了。你真是烧了高香啊,从CT和胃镜检查上看,病灶完全缓解了。恭喜你!但是必须定期复查,三个月至半年要复查一次,不能掉以轻心。漆桓公要求继续服药,我把处方开给他,去慈善机构领药。我把漆桓公的病历资料整理下来,放进幻灯片《疑难复杂GIST的治疗策略》里,作为十个典型病例的第一个,在学术沙龙上以成功案例作过报告。对于肿瘤,手术才是首选治疗方法17年9月的时候,漆桓公的胃间质瘤复发了,CT片上显示有5公分大。当时叫他做手术,他不听,结果现在肿瘤继续长大,已经到8公分了,还是不愿做。“再不做就丧失最佳手术时机了”,真是病人不急医生急。“今天不坚决断了他的念头,他得把自己往死里整,真就成蔡桓公了。”(肿瘤又长起来了)话说这胃肠间质瘤,洋名唤做GIST,是发病率排行第二位的胃肠道肿瘤,仅次于胃癌结直肠癌。起源于胃肠道间叶源性,食道、胃、小肠、大肠…都会长,长在胃上的最多,约占60%。以前搞不清楚它的真实身份,笼统当作软组织肉瘤,只能手术切除,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可用。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Hirota教授,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原来是cik-t基因发生突变,免疫组化表现为CD34(+)CD(+)Dog-1(+),接着发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是其靶向治疗药物。自此,胃肠间质瘤的名字才出现在临床病理诊断名词中,胃肠外科医生和肿瘤内科医生都亲昵地叫它吉斯特(GIST)。虽有好药,却非首选。GIST毕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肿瘤,手术切除仍是首先要考虑的。切了之后再根据危险度分级,口服伊马替尼1-3年,预防复发。除非像漆桓公这样,一发现就已广泛转移,切不下来、切不干净、切除有困难,这才直接上药。药虽好,亦非万能,肿瘤狡猾着呢,顽固得很。初始治疗有效,吃多了肿瘤可能会耐药、会突变,甚至有少数GIST原发耐药,药对它压根就没用。因此在用药之前,我们最好先作基因检测,按外显子突变位点将吉斯特先生细分为9号、11号、13号、14号、17号、18号……等。针对不同的突变位点,有针对性地用药。在吃药的岁月中,始终不要忘了外科医生手中这把刀,该出手时要出手。小吉斯特,可以观望;中吉斯特,手到擒来,切了它;大吉斯特,手术就困难了;若吉斯特破了,大出血,是会要命的。正如扁鹊所说病入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要始终记着外科医生手中的刀,该出手时就出手。我等着漆桓公回心转意,一天下午漆桓公终于来电话了,说女儿也劝他来做手术,让我给他留张床。我的心也落下了:这还差不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qkh.com//mjcczl/166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