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健康“储蓄”的最好季节,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人在这时只要顺应这一时令,遵循“冬藏”的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长寿,下面我们来看看冬至节气如何养生。张康赞国画作品一、冬至节气各地饮食习俗1、北方吃饺子饺子,又名“交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北方人年三十都要吃饺子。而“冬至大如年”,当然这天也要吃饺子。民间有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吃水饺相传还与我国医学名家张仲景有关,据说饺子就是他发明的,原名“娇耳”,他曾用“驱寒娇耳汤”救治了当时很多被饥寒冻坏了耳朵的贫苦百姓,人们在过年和冬至吃饺子也是为了纪念他。现在仍然有“冬至吃了饺子不会冻耳朵”的说法。2、苏州人吃馄饨吴地苏州过冬至奉行周朝立法的遗风,以冬至夜为岁末,所以过冬至就是过年,当然节日气氛也很浓厚。苏州人过冬至的食俗很多,要吃“团圆饭”,饭菜名字都很雅致,蛋饺叫“元宝”、豆芽叫“如意菜”、粉条叫“金链条”、鱼叫“吃有余”等。馄饨也是苏州人过冬至必吃的一种主食,当地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3、宁夏人吃“头脑”宁夏银川地区冬至这天要吃一种叫“头脑”的美食。“头脑”实际上就是羊肉粉汤饺子,用羊肉加蘑菇佐以葱、姜、蒜、辣椒、食盐和酱油等做汤,煮沸后加入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放切好的蒜苗、香菜和韭黄,一锅羊肉粉汤就做好了,它也是银川的一道特色小吃。卢津艺国画作品4、上海吃汤圆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在明、清就有了。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圆”寓意“圆满”、“团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冬至团还可以用来祭祖和赠送亲友。5、潮汕地区吃甜丸冬至在潮汕地区是大节日,又称“过小年”。冬至这天,当地人要准备贡品到祠堂祭祖先,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潮汕人冬至要吃甜丸,一种与汤圆类似的糯米丸子,也叫“冬节圆”。6、杭州人吃年糕杭州人冬至要祭祖,三餐都要吃年糕,寓意年年高。李学亮国画作品7、广东人吃烧腊广东地区也是非常重视冬至节的,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据介绍,广东很多地区冬至这天要“加菜”,祭祖之后全家人准备一桌大鱼大肉一起过节,烧腊是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人们还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赠送腊肠、腊肉等。8、泉州人吃“冬至丸”泉州人冬至这天祭祖团圆,出门在外的人都会尽可能赶回家过节,当地有“冬至不回家无祖”之说。泉州人冬至要吃“冬至丸”,早晨要煮甜丸汤供奉祖先,然后全家人以甜丸汤做早餐。吕宝珠国画作品二、冬至养生注意事项:

1.生活起居冬至养生第一步就是体现在生活起居上。我们应该要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后再出来活动为宜。同时,也要穿好贴身保暖衣物,以抵御寒气侵袭。另,若是在冬至时节前后能睡好午觉,在养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既能保养神气,也能劳逸结合,达到养生的目的。

2.饮食调养“药补不如食补”这句话说的就是养生中的饮食功效。而若在冬至时节能选择美味的、补益的食物进行滋补,那岂不美哉?那么美味、补益的食物有哪些呢?养生专家则建议,首选温补类食物。如羊肉、鸡肉、牛肉、鲫鱼等,均是冬至适宜食物。这些食物能给我们人体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对肾起到合理调养作用。杨玉忠国画作品3.保持室内通风顺畅冬至气候寒冷,气温低下,不少人为了防寒保暖,在家的时候习惯紧闭窗户,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行为。若长时间待在不通风的室内,室内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在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不良气体等,将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大大下降,从而会使人在这样环境中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等现象,不利于人体养生。因此,冬至应该尽量开窗换气,保证室内拥有一定量的新鲜氧气。4.增苦少咸冬至人体的肾功能是偏旺的,为了防止肾水过旺,建议大家多吃些苦味的食物,少吃咸味食品。因为多吃咸味食品,肾气就会更旺,从而会给人体心脏带来伤害,使心脏力量减弱,不利于人体保健。冬至常用的食物建议如下: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核桃、芝麻、橘子、燕麦、薯类及各种豆类产品。范宁国画作品5.冬保三暖所谓的三暖是指头暖、背暖、脚暖,这三暖对养生很重要。头暖是指人的头部,头部若暴露在寒冷气候环境中,会使血管紧缩,全身肌肉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肠胃不适等症状,对于体质差的老人和小孩来说,外出时最好配带一顶合适的帽子,以防寒冷侵袭。背暖是指后背,背与内脏相连,若收到寒气袭击,后果也较为严重,较容易引起腰酸背疼、颈椎、腰椎等不适。建议可以外出可以穿件厚的羽绒服或背心,对暖背有益处。脚暖是指脚板底下,一旦脚步受寒,寒气就会从脚下直逼人体内,引起人体呼吸道毛细管收缩,纤毛活动缓慢,容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等疾病。尤其是女孩子,更应该注重脚暖,因为保暖对痛经起到一定缓解作用。李大为国画作品三、冬至养生禁忌1.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另外,补药也不是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2.忌慕名进补很多人不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慕名进补,就拿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鸡汤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喝的,鸡汤(包括炖鸡汤和下药材熬的鸡汤)营养丰富,鸡汤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从鸡油、鸡皮、鸡肉和鸡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质仅为鸡肉的7%左右,而汤里的鸡油大都属于饱和脂肪酸。因为鸡汤中这一特有的营养成分和刺激作用,以下几种病人不宜喝:胆道疾病患者,如胆囊炎和胆结石症经常发作者。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参与,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起胆囊炎发作。胃酸过多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有胃溃疡、胃酸过多或胃出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鸡汤。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内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质,患有急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患者,由于其肝肾对蛋白质分解物不能及时处理,喝多了鸡汤会引起高氮质血症,加重病情。3.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王志毅国画作品四、冬至节气的讲究

1.拜天祭祖:从周代起,冬至这一天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祭祖,即便是最贫穷的人家,都会拿出平时的积蓄来添置新衣,准备祭祀用品。2.传统饮食:冬至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北方水饺、潮汕汤圆、东南麻糍、台州擂圆、合肥南瓜饼、宁波番薯汤果、滕州羊肉汤、江南米饭、苏州酿酒等。北方吃饺子的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在冬至舍药留下的。刘维伦国画作品3.冬至养生: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所以女性和老人家尤其要注意这一天防寒保暖,同时也可以在晚间泡脚,适量进补,吃些养肝护肝食物比如菠菜、芹菜和猪肝等。4.家人聚餐:冬至也是大家团聚的日子,很多平时不在一起生活的家人会聚餐,离家遥远无法返回的,必须打电话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qkh.com//mjcczl/134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