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胃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胃出血饮食 >> 他不是海归,却是全国最牛博导和最年轻的院
他26岁时硕士论文太优秀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28岁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2岁晋升为博士生导师,33岁担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35岁并申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于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指导的12位博士生入选全国优博,被称为“全国最牛博士生导师”。
此外,他还是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将军。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位顶尖的科学家却没有国外的学习经历,是个纯正中国本土培养的顶尖科学家。
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曹雪涛。曹雪涛院士的人生履历,在大多数人眼里充满了无数的惊叹号,本期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位本土培养的超级大牛科学家的彪悍人生:
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年,17岁,本科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
年,22岁,在第二军医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年,26岁,硕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因硕士论文优秀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随后开始在第二军医大学任教;
年,27岁,成为全校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
年,28岁,破格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医学教授;
年,32岁,被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年,33岁,担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年,34岁,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年,39岁,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了军队医科院校这个奖项零的突破;
年,41岁,晋升少将军衔;
年,41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
年,获得中国工程院评选的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年,当选为《细胞》新一届编委;
年,被授予年《自然》杰出导师奖;
年,获陈嘉庚科学奖生命科学奖。
没有出过国的“土博士”
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雷纳托·达尔贝提出了震惊世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同年在中国,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一间小阁楼里,22岁的本科生曹雪涛没了白天黑夜。
当时的曹雪涛还没去想那个让科学家倾其心智激烈角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他惟一的念头是考著名免疫学教授叶天星的硕士研究生。在生命科学中,免疫学举足轻重,国际一流科学家无不在此出绝活儿,颇具意味的是,历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获奖最多的领域即是免疫学。本来,曹雪涛是可以免试读研究生的:他毕业成绩优秀,推荐非他莫属。不料叶老甚至见也没见他,甩过一句话:我不要免试的,考上来算。30∶1的录取率,两个月的复习时间,一旦不取,免试莫谈。曹雪涛来了倔强劲儿,考就考,不舍昼夜的两个月。终于,作为“总分第一名”他走进了叶老的实验室。
在曹雪涛的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他的《白细胞介素Ⅱ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直让专家评委拍案称奇。一致认为论文在四个方面有独到的创新见解,已达到博士生的毕业水平,建议他马上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以补修博士生第二外语等课程。
在年博士毕业时,曹雪涛和第二军医大学的其他11名医学博士一样,要选择到国外留学。但是当年近80医院看望正因胃出血住院的曹雪涛,并且挽留这位才华横溢的学生时,曹雪涛被打动了。后来一篇描写曹雪涛的文章说,叶天星老先生当时对曹雪涛说:“我一生有两大遗憾:一是没能把二医大免疫学科建成博士点,二是没把教研室建成全军重点实验室。你年轻,有才华,希望你留下来,完成我的夙愿。”山东人的豪气顿时在他胸中激荡,让这位年轻人一口答应这位他待之如父的导师,要留在国内,“干一干”。
一句承诺,一生鞠躬尽瘁
一台显微镜、一台离心机、一个超净台、7个人。
留在第二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的曹雪涛发现,想要完成他对导师许下的承诺,几乎是痴人说梦。年仅28岁的他被推上了教研室副主任的位置,教研室老主任徐志工教授说,你尽管抓科研,行政管理我来。长他10岁的师姐田野苹教授说,我们全力支持你。学校首长付翠和少将一番话滚烫滚烫:有什么困难就说,咱们科研部、训练部、校务部……都支持你。
面对大家的殷殷期盼,曹雪涛心中冒出的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将前进的目标瞄准国际前沿课题——细胞因子治疗肿瘤,即肿瘤免疫治疗,誓要做出最有影响的论文和成果。此后,基础部六楼常常亮着彻夜不息的灯光,此后,免疫教研室的成果便一发而不可止。
曹雪涛主持的"高活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细胞因子综合过继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研究"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基因工程新型白细胞介素Ⅱ的大规模纯化》通过国家药审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随后又主持完成了近10种人和小鼠细胞因子的基因克隆、表达纯化、生物活性的研究,为国内大规模推广这些细胞因子开展实验和临床研究打下基础。
随后他们的团队提出了数条新的肿瘤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的途径并探讨了相关机理,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到年,曹雪涛和他的同事们已在《免疫学》、《基因治疗》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余篇,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引资万元。年,免疫学教研室被正式授予博士学位授权点;年,免疫学教研室成为全军免疫和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
与免疫学“共舞”
免疫学一直是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前沿热门学科,有太多的空白点尚未攻破。多年来,围绕着天然免疫识别机制与肿瘤免疫治疗,曹雪涛带领其研究团队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推动中国免疫学走向了世界。
4年,Nature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由曹雪涛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创新成果。这是该杂志创刊以来第一次刊登由中国科研人员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国际著名免疫学家肯·萧特曼教授对此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项令这个领域绝大多数研究者惊奇和白癜风有妙方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qkh.com//mjccyy/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