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胃出血专科治疗医院 >> 胃出血诊断 >> 老公胃癌晚期,老婆要卖房治疗医生却劝其
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约为39.7万
在所有肿瘤中排名第三
胃部疾病
已成为困扰国人的一大难题
同时也影响着患者的家庭生活
时常乏力,没想到是胃癌
57岁的程先生
因为工作关系时常出差,
生活不是很规律,
但他有时间就会去锻炼,
不抽烟不喝酒,
也算是挺注意自身健康。
可就在年年初,他却时不时感到乏力,最开始以为是没休息好,或者是心脑血管有问题,医院就诊。
胃肠镜检查
以及后续一系列检查后,
程先生确诊残胃低分化腺癌。
原来,30多年前,程先生就因为胃出血做过胃部切除手术,三分之二的胃在当时已经切除掉。
多年来胃没有出现过问题,因此程先生都快忘了这个手术。
直到近几年常常乏力无解
才查出癌症
看到检查报告上的结论时,程先生的确难以接受,家人也很着急。
医院,胃外科副主任医师余建法给出了治疗方案。
之后,程先生接受了胃切除手术、化疗治疗,幸运的是,他没有出现转移。
这两年来,程先生心态乐观,同时坚持锻炼:游泳、器械、散步,“我现在能硬拉公斤,生活、工作都恢复正常,没人能看出我生过大病。”
为患者成功做完手术的余建法受访者供图
半个小时沟通后80岁老人改变了主意
医生表示:
癌症患者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并把不少患者的治疗效果
其中一部分归功于心态
曾经有一位80多岁的大爷,确诊胃癌后,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对做手术又有恐惧,一家人商量后,决定出院回家,吃点中药坚持着。
医生却认为,“他虽然是局部偏晚,但是有手术机会的,而且根据我们的经验,预后也还不错。如果就此回家,也许能坚持两年,但疾病进展后出血、疼痛、梗阻,呕吐、腹胀等,生活质量会很糟糕。”
医院手术室受访者供图
通过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沟通,使他们恢复信心,决定手术。胃切除手术很顺利,老人表示:“手术后很快就恢复正常,现在能吃能喝,还能干活。健康快乐地生活着。”
医生也会劝患者家属“放弃”
有时候
医生也会劝说患者家属“放弃”
一位40多岁的男患者因为胃癌晚期找到医院的余医生,“他的情况很不好,印戒细胞癌,非常晚期,腹腔转移。”
夫妻俩很恩爱,妻子倾尽全力给他治疗:开刀、免疫、靶向治疗……倾全家所用,能用的治疗手段都用了,但男患者术后一年还是出现了复发。
患者妻子准备把家里的房子也卖了,继续治疗。但余医生忍不住规劝她冷静,“从现有的治疗手段来说,他其实没有机会了,这是医学的局限性。”并告知家属,可以继续治疗下去,但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他们想要的。
“活着的人还得继续生活,不要留下沉重的负担,你们还有孩子,以后还要读高中、考学,也多为孩子考虑一下。”
余医生表示,“劝说放弃比劝说治疗更难,确实是综合评估后,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了,才会这么说。其实我也是在换位思考后,才这么建议。”
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大于90%
胃镜筛查是关键
医生提醒
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
是非常容易得病的
中国是胃癌的发病大国,胃癌成为国人癌症发病率前三的癌症。不过,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一跃”变成癌细胞,从最开始为胃炎到最后发展成为胃癌,是一步一步的过程。
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大于90%,而中晚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小于30%,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王道”。除了良好乐观的心态,还有以下这些事记得做↓
01定期胃镜检查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在胃没有不适症状的情况下,40岁以后应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争取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因为早发现是可治愈的,也就等于是预防。
02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定期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大多数人并没有症状,应该每年都查,做到早发现,避免传染家人。检测方法主要有碳13、碳14呼气试验;一旦发现感染,及时根除治疗,以消除致癌隐患。
餐前便后勤洗手;
无论有没有发现家庭成员感染幽门螺杆菌,都提倡分餐制、专碗专筷,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在外就餐时也最好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
注意口腔卫生,按时刷牙;
不要口对口喂孩子,也不要在喂奶前把奶嘴放入自己嘴里试温度。
03健康饮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
多吃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减少红肉及火腿肠等二次加工肉的食用量;
避免高盐饮食,少吃烟熏、腌制、烧烤、辛辣、霉变食品;
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过饥过饱,进食食物应细嚼慢咽;
不吸烟、不酗酒,少喝浓茶和咖啡。
小坊提醒:
记住上述这些预防措施
让胃部更健康!
新闻坊综合潮新闻(记者吴朝香通讯员王屹峰)、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