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腹痛、呕吐,手术中医生从其腹腔取出46颗磁力珠(巴克球)玩具,这些磁力珠已造成他胃肠10处穿孔——澎湃新闻9月4日从温州医院了解到,男孩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治疗。1日凌晨,温州平阳县一名5岁男孩因腹痛、呕吐,医院拍片发现腹腔内有一串手链样异物,连夜转院至温医大二院。“患儿有肠梗阻症状,进一步检查发现肠胃道里有一颗颗互相吸附的圆形小珠,一看就是磁力珠。”温医大二院小儿外科主治医生何国荣告诉澎湃新闻。1日下午,男孩接受了手术,术中发现胃、十二指肠、小肠内都有磁力珠。因有磁性,这些小珠在消化系统内隔着肠壁、胃壁互相吸附,造成胃肠10处穿孔,每处穿孔直径近3毫米。“手术一共取出46颗磁力珠,光补穿孔就花了4小时,其中十二指肠的穿孔最危险,处理不好可能引发大出血。”何国荣说,所幸磁力珠没从穿孔处“跑”出,引发腹膜炎,否则手术难度更大。男孩父母称,磁力珠是几个月前网购的玩具,平时儿子很喜欢玩。磁力珠是一种磁力玩具,材质基本为钕铁硼、镀镍,每颗直径约5毫米。澎湃新闻搜索发现,网购平台上颗磁力珠售价约三四十元,标注适用年龄为14岁以上,但买家评价显示有不少低龄儿童也喜欢玩。“磁力珠颜色鲜艳,有的孩子会误当糖果食用。”何国荣说。据该院统计,近三年已接诊15例吞下磁力珠后经手术取出的患儿。延伸阅读:4岁男童误吞20颗磁力珠小肠”吸”成一团多处穿孔2月20日凌晨,宁波象山的4岁男孩明明(化名)被父母紧医院急诊科。原来3天前,明明在玩耍磁力珠时,出于好奇将磁力珠吞了下去。父母知情后,带明明去了当地卫生院就诊,却“心大”地只配了瓶开塞露回来,希望明明能将磁力珠自行排出。但3天过去了,磁力珠仍未排出,明明还不时地哭喊肚子痛,这下可把明明父母急坏了,医院拍片。在X光片下,一排磁力珠清晰可见,细数竟有20颗之多,每颗珠子的直径约为0.5厘米。随后,父母连夜把明明医院急诊科,经过一系列检查,明明被送入手术室。该院小儿外科医生通过腹腔镜探查后,发现明明的肠子有多处穿孔。通过开腹手术,医生将20颗磁力珠全部取出,并为明明修复了穿孔的肠子,整个手术持续了4个多小时。目前,明明正处于恢复期。医院小儿外科专家介绍,吞下一颗磁力珠,可能会自行排出,但吞下两颗及两颗以上,它们会形成磁性聚集在一起,将“珠子”间的肠壁紧紧贴合在一起,造成肠壁缺血坏死、多处穿孔,从而引发腹膜炎等,危害极大。家长一旦发现幼儿误吞磁力珠,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医生也提醒:除了磁力珠,近年来医生从患儿消化道内取出的异物有枣核、硬币、玻璃珠、笔帽、小发卡、纽扣电池、各种玩具小零件等。家长在为孩子选购玩具时要有安全意识,同时也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在低龄幼儿吃东西、玩玩具时家长应在旁陪同。孩子异物卡喉记住“剪刀、石头、布”简单三步当孩子进食时,突然出现无法咳嗽,不能说话,或脸色发青几乎无法呼吸时,即可确认为异物卡喉。完全梗阻窒息的抢救:黄金时间4分钟。如果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及时孩子救过来,人也废了。本文第1例孩子,医院即使速度再快也超过4分钟,所以医生也无力回天了。家庭急救非常重要!最好的医生是孩子身边的家长。在此强烈推荐“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是针对于气管完全梗阻导致窒息的一种急救。海姆立克的原理:增加腹腔的压力使膈肌上抬,增加胸腔的压力,排出气道中的异物。家长们只需记住“剪刀、石头、布”,简单三步!即:剪刀:孩子肚脐上2指;石头:用手握住拳头顶住2指位置;布:用另一只手包住“石头”,快速向后上方冲击5次,直到孩子把异物咳出。来源:综合澎湃新闻、中新网、人民日报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oqkh.com//mjccwh/15397.html